首页---->圣经灵修---->《马可福音》读经分享汇总

 

Daping Huang,1997年夏在美国Iowa 州受洗成为纯理性(或文化)基督徒。98年秋移居多伦多并在华人福音堂教会聚会。在1999年间亲历神的同在和带领,从此神成为可感受的我的神。其后多次随国语堂植堂。从2010年开始在加拿大城北华基聚会。

以下文字由Daping弟兄提供。

 

马可福音作者马可。马可福音是最早的一本福音书。马可少年时候见过耶稣,最后的晚餐地点就是在马可家。在客西马尼园,主被兵丁抓时出现一位披着麻布的少年人,这信息是马可福音独有,这少年人很可能是马可本人。马可通晓多种语言,是彼得的一个很好助手和同工。马可的母亲是一个很好的基督徒。因此马可福音的信息来源出自于马可本人的所见所闻和彼得的见证及马可母亲的见证。

马可福音第一章。第1一8节。
第一节就告诉我们这福音关于神儿子耶稣基督的福音。福音就是好消息,也就是说马可福音是一篇新闻报道。

第二节第三节引用了以赛亚书神的宣告救世主的降临情形。 这预备主道路的人就是施洗约翰。从以赛亚书40章第三节可知,主要走的道路指的是人的心,我们心里面的一个个高高低低,大小山岗,崎岖山窪都要修直填平,让主来行走。施洗约翰的任务是预备人的心迎接主耶稣基督的到来,并把主耶稣基督介绍给世人。

约翰在旷野里给人施洗,传悔改的洗礼。这就是顽备主的道路。与约翰不同,耶稣基督是用圣灵和火给我们施洗。是一个旧人变新人的洗礼。

这里面有个问题,让大家去思考:
问题一,认罪悔改与信耶稣有什么关系?

第九节到第11节是讲耶稣的受洗。圣灵和天父在人面前同做见证,耶稣是神的儿子。这里有一个思考题: 
问题二,无罪的耶稣,为什么要受约翰的洗礼?

第11-13节是关于耶稣受试探的简要描述。在路加福音有比较详尽的描述。
这里有个问题:
问题三,耶稣是以什么身份受试探的?

弟14到15节,耶稣开始传道所讲的信息,神的国近了, 你们当悔改信福音。是在约翰所传讲的认罪悔改基础上加上‘信福音’。我个人认为,只有认罪悔改人才有可能信主耶稣基督。因为耶稣说过,他来不是叫义人悔改,而是叫罪人悔改。有病的人才需要医生。这些话是讲给法利赛人听的,自以为义的法律赛人不可能信耶稣基督!

14到20节介召耶稣召首批门徒-两对兄弟。这两对兄弟都是立刻放下手中的活,马上跟从耶稣。
问题四,我们的从这两对兄弟学到什么?

21到28节是讲耶稣赶鬼的故事。注意以下几点,
弟一,耶稣教训与法利赛人不一样,他的教训带有神的权柄。
弟二,鬼属灵界的,比我们更清楚耶稣的身份。
第三,耶稣有权柄赶鬼,应证了经上说的万有都服在耶稣的底下。

29-34节,耶稣医好了西门彼得的岳母的热病,之后多人带着病人到耶稣前治病。说明耶稣是医治的主也是生命的主。

35节,耶稣祷告的习惯是天还没有亮时候祷告天父,有时候还是通宵祷告。可见主多么看重祷告。
祷告是我们与神之间沟通方式。我个人认为我们个人与神关系密切与否,可以用你祷告的时间,祷告的内容来衡量。没有属灵的祷告,我们和神之间的关系就疏远。尽管我们喜欢读圣经,只要我们缺乏祷告,我们的生命就是枯干生命,因为圣经真理是我们的灵粮,祷告与主亲近可比做消化糸统。没祷告,就如没有消化系统一样。灵命生长,读经祷告,缺一不可。

38,39耶稣告诉我们,他来到这世界的目的不是为了看病,赶鬼,而是传悔改赦罪之道,叫人悔改归向上帝。然而大部人看中只是医治,不是寻求得救的真道。这阻挡耶稣的传道,特别是在城里面。于是他不进城里而退到野地去传道。那些寻找他的人就到那里听讲道。

问题五,你跟随耶稣目的是什么?请依重轻之序例举一二。

马可福音,第二章

第1-12节,讲是主医治瘫子。 大家可以把这段的经文编成剧本,并在这情景中担任一个角色。这样你就可以了解该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的行为。当然,现在我们没有办法查考这么细?

这经文里面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五节的’信心’两个字′,这指的是瘫子以及四个抬瘫子的人的信心。借着他们信心,瘫子罪得赦免,病得医治。
 
问题一,你是否有信心及行动上帮助寻找上帝的人?

让我用这段经文表达我个人对信心,恩典,和行为的关系看法。

首先,信心是从内心发出的,行为是信心的表达形式。只要你有行动的能力你,的信心必然从行动表达出来。有人可能失去行动的能力,比如这瘫子,但他也能通过这四个抬他的人行为表达了他对耶稣的信心。因此雅各书说,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也许你会告诉我,  与主同时钉十字架的那个罪犯就是没有行为而得救的。其实他因着信,谴责另外一个罪犯,这本质上说已经是一个没有动作的行为。

其次,赦罪和医治是神的恩典,无论你有多大的信心和多好行为,其本身都不可能直接产生医治的功效。换句话说信心和行为的工价为0。这是唯独恩典含义。

再次,我们不能因为恩典而否定信心以及由此产生行为的必要性。当代人往往把恩典当做没有好行为的遮羞布,其实,本来就不信,这是对神恩典的亵渎。这等人不是身瘫了而是心瘫了。

问题二,我们如何成为有信有行为的人?

最后,我得说,信是个持续过程。罗马书第一章说,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KINGJAMES板为: a righteousness by faith from first to last. 即,凭借自始至终的信之义。

问题三,你是否现在还在信持续中?

第6-12节显明耶稣有赦罪权柄,是神儿子,与天父同等,因为只有神才能赦的罪。然而罪是否被赦,在场的人看不见。所以耶稣用他的权柄,治好瘫子的病来启示他自己给世人。

第13节到第17节,耶稣和罪人一起吃饭。
法利赛人和文士显然教导自己门徒不可与罪人税吏在一起。在主看来这等同医生不和病人在一起。耶稣说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仍是召罪人。这不是说法利赛人是义人,因为人人都犯了罪,亏欠了神都荣耀。所以是指自义人不能进神的国。

18到22个节,论禁食。耶稣用禁食之事告诉大家他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约),不受旧约条条框框所限,所以他说,唯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同时暗示他将上十字为人罪而死。

23到28节,论安息日。重点一句话,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耶稣是安息日的主。
为安息日而守安息是不对。所以耶稣在安息日也为人治病,为人解开魔鬼的捆绑。


马可福音,第三章。
马可福音的第三章1到6,其实和第二章是不可分的。都是讲安息日相关的问题。安息日,是为人所设立的。而且主耶稣基督就是安息日的主。
从历史上说,以色列人曾离弃上帝,去拜偶像,经历了颠沛流离的苦果。被掳回归后却走向教条,成为律法主义者。他们规定了很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情。却忘记了爱。

耶稣明知道那些要控告他的人就在那里,仍然要医那人的手。在耶稣看来在安息日,行善救命是应该做的。

文中所说枯干手,应该是患了肌肉萎缩症的手。耶稣是用自己权柄使病者复原。

第7到第12节,有许多的人出来跟其他。也许有的是为病求耶稣的医治。也许有些人是因为听到了耶稣的名声来凑热闹。当然也有些是真心跟从耶稣。

13节到19节,设立12门徒。在其他的福音书上记耶稣整夜祷告上帝,而后挑选的12门徒。并要求他们与自己同在。给他们赶鬼的权柄,并叫他们去传福音。

弟兄姐妹要知道,
1.常与耶稣同在,这是做门徒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主对我们每个基督徒的要求。
2. 人本身没有赶鬼权柄。这权柄是神主耶稣基督赐给门徒的。

20-30节,是关耶稣基督的权柄的问题。文士毁谤耶稣,说其权柄是从鬼王来的。甚至连耶稣的亲属都怀疑耶稣基督的权柄。

我们重点来分析28,29节。世人一切的罪和一切亵渎的话都可以赦免, 凡亵渎圣灵的,却永不得赦免,乃要担当永远的罪。

世上的人的罪是可赦免的,耶稣基督也就是为此来到这个世上。然而亵渎圣灵,其实也就是亵渎耶稣基督,亵渎天父,这样做的人要永远担当自己的罪。所以我们基督徒就应当敬畏上帝。

31到35节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凡遵守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我们与耶稣基督关系是建立在信从基础上。却遵行神的旨意。

马可福音,第四章

这章讲了几个比喻,撒种的比喻,天国的比喻。还有耶稣平静风浪的故事。

比喻是种文学手法,通常是用一个生活的例子(喻体)来说明一个比较深奥的道理。比喻必定有一个范畴,否则就是喻体的本身。超出了这个范畴就不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了。
喻如,我是个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这里范畴是说牧人舍命的爱。如果你把扩展到牧人剪羊毛,牧人用羊献祭,这就是超出了比喻的范畴了。所以理解比喻必须先依上下文确定比喻的范畴。

 撒种的比喻。
这比喻的范畴是地土和农作物桩稼成长的关系(范畴之内),重点是地土(比作人心),和撒种人的主观意图没有关系(范畴之外)。我在农村长大,比较容易理解这个比喻。
主已经把这个比喻作了解释,弟兄姐妹一看就能明白了。
因为和合本是一百年前右左的白话文,有些字意已变迁,很象我老家的河络话(闽南,台,朝,汕语)。如,第12节,恐怕两字是否则意思。用中英对照圣经比较合宜。

问题一,在传福音时你如对待前三种人?

第二个比喻是灯放在天台上的比喻, 这里比喻不是其他的经文里所说的做光做盐的意思了,而是要表达不能隐藏的意思。
这是说任何掩盖的事实,最终都会暴露出来。所以我我们不能表里不一,不能做’害羞’的事,而要对自己严格,对别人宽容。你给别人多一份爱,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爱。这也就是:
有的还要给他更多,没有连他以为有的也要夺去。

同样道理可用在我们对真理的追求,与神灵里交通方面。

我认为,主用灯台比喻的结论解释本章11,12节经文。比喻是理解一个深奥道理简便入口。如果你没有心想去知道,去探索,去理解,你怎么能得到天国真理呢?这比喻对你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第26节到29节,是种子成长的比喻。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基督徒和传道人,福音的种子在人的内心里面的作用机制不是我们讨论和研究的对象。我们当做的是辛勤的耕作,传福音,这是我们本份。

第30到34节,芥菜种的比喻。这种菜种子很小,却可长得很大。第32节后半句,什么飞鸟(鹰,乌鸦)不是重点,而是说芥菜枝子大到可以让飞鸟住宿,强调芥菜枝子的’大’而己。
这段经文,我个人认为,耶稣要告诉我们,这一个被世人所轻看的福音,这种子要长成为一个大芥菜,即属神国度的教会要遍布全世界!

我们不要轻看福音。

35节到41节,耶稣平静风浪。 有两点要强调。
1.耶稣是万有的主宰。
2.在困难面前,不要胆怯,因为有耶稣与我们同在!我们不是对自己有信心,而是对耶稣有信心。

问题二,你在困境中如何信靠耶稣的?

马可福音,第五章

这一章有三部分的内容,弟一,从一个人身上赶出众多的鬼。弟二,叫一个死了的女孩复活。弟三,治好患血漏的女人。
弟一部分内容:
第一节到第五节,描写了被鬼所附这个人的症状:
1.力大,非常人可比。
2.癫狂。
3.自残。
4.身体被控。
这些都是被鬼附着的特征。

第6-8节,神掌管万有,当然有权柄处置众污鬼。这也就是为什么群鬼恐惧的原因。
9节,耶稣问鬼的名字,并是为了让门徒明白他所做的事情。
10-13节,问题一,为什么耶稣要放这些污鬼一条’生路’?(在启示录里找)

14-20节,我们看看当地人反应,他们的害怕经济上的损失,要求主离开他们。这和财主比喻中财主没什么两样。他们不愿了解这位行了神迹,大能的耶稣是谁。他们要是钱财,不是永生。 被鬼附着的人,要求跟从耶稣。耶稣却要他留在当地去传扬福音,去为主做见证。
当地人为当地人传福音在大陆环境中尤其重要。

21-43节,使女孩复活,和治好患血漏的女人。
这两个故事里面强调的是信心。患血漏女人是在偷偷的摸耶稣的衣服,他相信这么做他的病就可得医治。这个女人的信心是大的。耶稣当众问她,是为了让她做一个公开的信心的见证。

第39到40节,耶稣说这个孩子不是死了,而是睡着了。耶稣叫拉撒路复活的故事中他也说了类似的话。从人的常识说这两个人已经死了。耶稣这样说是要告诉大家他要使这孩子从死里复活。因为他是生命的主,在他里面没有死亡。41-42节,主的话(是命令语气)就是权柄,能力。

马可福音,第六章

先补充一下第五章,关于信心内容的总结。个人认为信心的工价(应得)是零,而信心的果效是得到神的恩典(唯独恩典)。因此没有一个人能够自夸自己的信心。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章。
弟一部分,耶稣在他家乡不被尊敬。见1-6节. 耶稣家乡的人认同他的教训,他的智慧,他医治的能力。可是他们只是从表面上认识耶稣(3节),失去救恩, 尽管如此,耶稣仍怜悯那地方的,治好几个病人。见4-6节。

问题一,我们从这个事件中学到什么?

弟二部分,差遣十二门徒。耶稣给门徒治病赶鬼权柄,并要求轻装上阵,只带必不少东西。要门徒进谁家就住在谁那里。换句话说,是谁家接待门徒,就住谁家? 在别处经文里面还说到给那家人祝福。
关于接待门徒经文,见太25:30-40.

第11节,对不接待他人,门徒跺脚做法,可能和当地人的风俗习惯有关,可能表示为这件事作见证意思,希望有人解答。

第三部分,关于施洗约翰被杀,14-29节.
我们重点放在希律这个人的身上。一方面,他做了不该做事情被谴责,但不悔改,反而抓捕约翰,同时,他又认同约翰是一个义人,圣人。却为了一个女人杀了约翰。他把耶稣看成施洗约翰复活是他内心恐惧的表现。
这几个被罪捆绑的希律,岂不是当今世人的写照吗?
 
第四部分,耶稣给5000人吃饱。30-44节。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经文。我只总结几点。

耶稣憐悯和爱。
耶稣是说有就有,说立就立的造物主。
让门徒更加明白耶稣的真正的身份,增加门徒信心。

马太福音,第七章
第七章有三部分内容:论洁净与污秽,婦人的信心,医治聋哑人。

第一部分,第1-23节,希望弟兄姐妹,一口气读完这段经文。
找出两对的关键词:
1,从外进入-从里出来
2, 遗传-诫命

理解了这两对关键词的意思,你就掌握了这段圣经的精义。

从外面进入,就是从口里进入,指物质的东西。从里面出来的,就是从心里面出来的。污秽是指心灵污秽,不是讲身体上污秽。从口里进入是外在的东西,从心里出来的是本质的东西。最污秽人是从心里出来的。具体见14-23节。

问题一,我们要如何做才不会污秽人?

第二个对关键词遗传-戒命。遗传是从人代代相传来的, 戒命是从神来的。

大家可以看到这两对关键词的联系了。入口的洁净是从人来的,是人的遗传,是表面的东西。内在心灵的洁净和戒命是本质,从神而来。

人们需要看重的,不应是外在的东西,不是遗传。而是神的诫命,心灵的洁净。法利赛人和文士看中人的遗传,不从心里守住神的戒命。守这些遗传,人们看得见,可得到人的称赞,从心里守住神的诫命,是人看不见的,得不人的称赞。即假冒伪善,看重人不看重神。

第9节到第13集,列举法利赛人违背神戒命去守人遗传的例子。这例子中,法利赛人还给出一个冠冕堂皇的不孝敬父母的理由:我己把孝敬父母的这一份拿去奉献给神了。耶稣强烈的谴责了这些用属灵理由,去做违反神的戒命的事情的人。

问题二,你是否曾利用属灵理由去掩盖自己的错误了?

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二部分,妇人的信心。
这段经文的重点在27和28节。让儿女们先吃饱,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这是当时习惯用语或成语。表达家里食物分配优先次序,在那食物不丰富年代,这是常识了。耶稣以此说明神的恩典的优先次序。先以色人后外邦人。第28节这妇人所说的话表达了他对恩点的渴望。

31节到37节,治好耳聋舌结的人。
展现耶稣的怜悯和权柄。
耶稣不让人张扬他的治病的能力,综合福音书指出原因。
1  很多人去见耶稣是为了治病,不是去寻找真理跟随耶稣。因此影响传道。
2 耶稣的(上十字架)时候还没有到。


第八章
弟一部分,耶稣行神迹给4000人吃饱。这个神迹和第六章给5000人吃饱的神迹相似。
我再看下11-13节。法利赛人不怀好意来求耶稣显神迹。耶稣拒绝,因为他们不是来求真理, 也不是为了满足好奇,而是试探耶稣,要拿控告耶稣的把柄。这里让我想起了耶稣所讲的一句话:不要把珍珠丢在猪的面前,也不要把圣物丢给狗,恐怕反过来咬你。

第二部分,14到21节。法利赛人的酵。
耶稣说的本意是要提醒门徒,防止法利赛人和希律抵挡神的福音,以神的国为敌。门徒误以为是讲吃的东西。可见门徒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耶稣的身份。耶稣可是恨铁不成钢,因为主的时间(上十字架时间)近了。

第三部分是耶稣治好瞎子。耶稣领瞎子到村外,治了瞎子,叫他直接回家,不让村里人知道,避免众人的聚集。治病不是耶稣来做这世上目的。他想用更多时间来教导门徒。

第四部分,耶稣对门徒深入教导。
当彼得认识耶稣基督的时候,表明己到门徒可承受最大奥秘(上十字成就救恩,并死后复活)的时候。

(注:耶稣责备彼得说:撒但,退戏后边去……。这是说彼得意思来自撒但,不是来自神。)

接下来的耶稣对门徒的教训,如果不是认识耶稣就是基督的人是没办法承受。

‘.若有人要跟著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完全顺服作主的奴仆(舍己),并且随时可以付出肉身生命代价(背十字架)。有人把自己所受的苦楚,别人对自己的误解,夫妻之间的矛盾,家庭的矛盾,甚致是自做自受的事情当作十字架。我认为这些都不是这边所讲背十字架。
35-38节,就是对上面那句话的最好注解。人自己没办法救自己的灵魂,只有耶稣基督才能给我们永生。
我相信38节是讲给尤大听的。

问题一,我们要作什么样的门徒,能花多大代价?

马可福音,第九章
内容有:登山变相,赶鬼,服侍门徒,讲论使人跌倒等。
第一部分,登山变相。1-12节。
弟一节,耶稣告诉门徒有人活着时就能见到神的國大有能力临到。这是登山变相的报幕言。第2-3节,耶稣变了形象,这是他在天国里的荣耀的形象,同时以利亚,摩西的也一起显现,他们同时在神的国度里显现给三位门徒看。
耶稣有计划地,把自己的身份及自己来到这地上计划一步一步的启示给门徒。7节,圣灵向三个门徒说话:这是我的爱子,你要听他的。这句话对门徒来说是登山变像的核心内容。当时门徒还有纷争(见谁为大经文)
第9-13节,耶稣谈到自己死里复活,门徒在议论这话的意思。门徒显然以为耶稣从死里复活的时间还没有到,因为以利亚还未来到。耶稣告诉别门徒,约翰其实就是那先要来的那位以利亚。
登山变相的启示只给三位亲近的门徒,如张扬出去,将会有很人(不同目的)来到耶稣这里,不利于耶稣的工作。因为时候不多了,耶稣工作重点是在有限时间里教训,培养门徒,使能负起传福音的重任。

第二部分,医治被污鬼附体的男孩。第14-29节。这部分的第19,及23-24这几节相关经文较重要。19节这句话既是说给在场人听的又是给门徒听,重点在后者。 主知道他的时候快到了,门徒信心还很低。所以说话口气很严厉,也很急切。弟23节,‘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这节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恩典是通过信得到的。恩典是个礼物,信就是你伸出的双手!第24节告诉我们信心是可以向主求的。
问题一,软弱时你向主求什么?

弟三部分,服侍人的领袖。弟30-37节。耶稣再把死而复活的事情告诉门徒,门徒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可能叫到‘死`字了,于是门徒中谁为领袖成了耶稣离开后门徒间最关心问题。
第35节.耶稣说:若有人愿意做首先得,他必作众人末后的,做众人的用人。耶稣也说过:我来是要服侍人的。所以弟35节告诉我们,在弟兄姐妹中间做带领人首先是服侍弟兄姐妹人。这和世俗的观念完全相反。
第36,37节,类似的经文已经多次出现过。接待神,其实是从接待卑微的人体现出来的。去接待一个地位高尚的人这算不了什么。但去接待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最卑贱的人,其爱心是何等的大。
读41,50节,回答门题二。
问题二,你近来有计划过款待弟兄姐妹吗?

第42-49,这里说讲的是人进入永生的代价。每个人的肉体都要死亡的,没办法带着血肉之躯进入永生。所以,这里显然是谈属灵东西而非肉体上东西。耶稣用人体做作比例, 要我们有决心,有代价除去一切使我下地狱的灵魂深处东西。这些东西是属旧人的。

更正:
9章7节,应是:天父向三位门徒说话。可对照1章11节。


马可福音,第十章
第一部分论休妻, 1-12节。  可总结为:夫妻是一体,神配合,人不可分开。
凡无端休妻,离弃丈夫,犯奸淫都是分开神所配合的行为。

问题一,你和别一半闹矛盾时你最伤对方的话是什么? 下次要开口说前先数1到10,如没再说出口,那就赞美神 。

弟二部分,论小孩,13-16节。关键15节,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断不能进去。这边所讲小孩,是说小孩的心单纯,未被世俗污染。不像成人一样心存狡诈,虚伪,被钱,权,利所困绑,这些都是阻拦我们进天国东西。

第三部分,倚靠钱财的人。第17-31.

第17节,注意`做‘字。第20节,少年人认为守诫命可得永生。第21节,耶稣的意思是单守诫命还不得永生,还要变卖所有的给穷人。下半句“还要来跟从我” 是本段经文核心。意思是假使你变卖所有给穷人还是不能得永生,要来跟随我才能得永生。
结论:永生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信从耶稣的果效-恩典。

弟四部分,耶稣预言自己的死。32-34节,这对门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接受死里复活是一个信心的考验。尽管以前,耶稣多次用神迹来晓例门徒,他就是生命的主。

第五部分,35-45节,雅各及约翰求“官位”。37节座右边和左边,相当于宰相的职位。这两位门徒其实还不知道“杯”(见可14:36)的含义。第39节,耶稣预言这两位门徒将受的苦难。

这是门徒最后一次为利益而分争。

耶稣用这个机会再次教导门徒,属神人一个很重要的属灵原则,“为首的,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大的服待小的(这刚好和世属相反)。指出了教会中弟兄姊妹的服待原则。
问题二,回忆一下以前事奉,你真的做其他弟兄姐妹的仆人了吗?

第六部分,46一52节,突出信心的果效。

马太福音,弟十一章,
本章有四个内容:榮耀进城,洁净圣殿,咒诅无花果,及祭司长及文士质问耶稣权柄。

荣耀进城,第1-11节。伯大尼在城外,是耶稣和门徒夜上住处。
耶稣进城受欢迎,又如迎接王凯旋归来的仪式。
争战归来通常骑马。但耶稣骑驴駒,表示他是和平君王(旧约预言)。用树枝铺在路上,相当今天的红地毯。有人用衣服铺在路上,这是非常举动。在那个时代衣服很珍贵,常人是一套麻料衣服而己(参考路3:11)。礼服通常是借用的。
 9节中“ 和散那”是欢迎救主的意思。10节中,大卫国是指神给大卫应许,他的国度存到永远(参见历上,王上)。神是指耶稣要建立属灵国度说的。但当时的犹太人认为弥赛亚来是要建立强大以色列王国。下半节“高高”是至高的意思。

净洁聖殿,第15-17节。远程而来的尤太人,通常会在城里买活牛,羊,鸽子等祭物。当时各地方用币可能不一样,相当现在外币兑换本国币。这是标准场配置。市场地点起初在城内某处,到圣殿外围,最后进入圣殿外院。外院是外邦人可进入并在此敬拜神地方。第17节引自旧约耶7:11,道出主发烈怒的原因。
学习这段经文,对当今教很有教育意义。考虑以下问题:
问题一,在你教会有利用教会,团契,小组,查经班的平台做买卖现象吗?有人制止吗?

诅咒无花果,第20节到26。当时应该是结果期,但未到成熟时。这颗树没果子(我认为耶稣没有附于果子属灵含义)。从上下文看,耶稣诅咒无花果只有一个目的:教导门徒信心祷告。25-26节告诉我们,不饶恕人,影响我们与神的关系,这时神不会悦纳我们的祷告。

祭司长,文士,长老质问耶稣的权柄。27-33节。他们是来找治罪把柄,不是真正来询问。他们不可能承认耶稣权柄来源。耶稣用反问形式揭落他们的不信。

马可福音, 第12章
第一部分,园户的比喻。
1 葡萄园-应许之地
2 园主-神
3 愛子-耶稣
4 园户-尤太人
5 仆人- 先知

第2-5节,以色列的历史上杀了很多神的仆人. 
第6-7节,指耶稣自己将被杀。
第10-11节,匠人指以色人,或世人。被世人所厌弃的耶稣,神已经选他,作为神国的根基。

耶稣不断的谴责法利赛人,文士和祭师。这些人谋杀耶稣的计划也在加速进行中。

可否纳税给凯撒?13-17节。这是一个借刀杀人的计谋。要把耶稣放在两难的境地当中。如果说要纳税给凯撒,他就成了”汉奸”, 法利赛人杀耶稣就会得了人心.  如果说不用纳税给凯撒,耶稣就会被罗马人处死!耶稣巧妙的地用一个银币回答了问题。
第14节,这话目的,不是要赞扬耶稣而是要让耶稣放去警觉。这看出来希律同党,及法利赛人的狡诈。

17节,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成了我们教会及基督徒处理世俗事务的原则。

第三部分论复活后的婚姻关系. 18-27节。
撒都该人不相信复活,因为有许多他们无法想清楚的问题,如,复活后的婚姻关系 。耶稣回答说,人复活后,如天使,不嫁也不娶。
26下半节,引用出3:6。神是活人的神,不是死人的神。即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在神国里活着。

第四部分,律法的总纲: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爱人如己。这是圣经精义。文士法利赛人大都注重律法注重细节,这位文士,注意了圣经的精义。耶稣对这位文士说你离天国不远了。

第五部分,基督是大卫的孑孙,但大卫却称他为主。在这里耶稣告诉众人,基督根原先于大卫,是大卫的主,更是以色列人的主。尽管肉身上是大卫后裔。

第六部分,论寡妇的奉献。41-44节。
人看人看外表,看数据。神看人看内心。

Dasong: 读经分享-马可福音12:42 有一个穷寡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12:43 耶稣叫门徒来,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12:44 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奉献给神是每个人的机会和考验,圣经只要求得到收入的十一,有些超过这比例。这寡妇已经没有收入,还需要被供应,却把仅有养生的都摆上。神记账方法,不是绝对奉献金额的多少,而是优先和保留比例。说到底,钱不再是这寡妇生命的供应和保障,而是神自己。这寡妇先摆上信心和奉献,经历神的供应;而不是先得着,才十一奉献的。

马可福音,第13章
这一章是关于将来要发生事情。我们知道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有的正在发生,有些将来要发生的。
第2节预言,殿宇石头没有一块留在别一块石头上面,这预言在主后70年成为事实。罗马军队拆废整个圣殿。

第6-8节是末世的预兆,是正在发生的事。将来有好些冒基督名来的,如中国的东方闪电的所谓”女基督”,己在世界各地发展。在多伦多己有多间教会己发现“东闪”渗透,进入偷羊。大家务必小心。

民攻打民国攻打国,多次有地震灾荒。正是近百年来的写照。

9-11节,耶稣预言要发生在门徒身上的事情。第11节尤为重要。叫门徒被交官时不要凭自己说,要凭聖灵说话。在官王面前为主作见证,这预言如实发生。

14-25节是末日景像。很多行神迹奇事,自称为基督的人来迷惑人。26-27节,主来时的情形。

32-37节,对我们弟兄姐妹有警示作用。32节告诉我们,对世界末日的预测都是无稽之谈。兄弟姐妹要时刻的警醒预备主的到来。

问题一,门徒使命是什么?

问题二,我们如何预备主的再来?

第14章
 本章记载的是耶稣被抓前二天内发生事情。
第1-9节。耶稣受膏。安葬时膏油是当地习俗。8节,耶稣说,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
她尽其所能为主预备膏油,值得我们记念。这与卖主尤大形成显明对照。

第10-11节,当时祭司长和文士想抓耶稣,但节日人多,公开抓捕恐生乱子。加略人犹大以30元银价达成出卖耶稣的交易。这30元刚好是膏耶穌香膏的价值。约翰福音12:6说犹大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以存。

第12-26,最后晚餐。这是大家最熟悉的故事之一。耶稣公开说出,卖主的人是犹大(20节),同时指出卖耶稣人有祸了。这是主对犹大最后劝诫,但犹大终于走向绝路。

用雅各书1:14-15对犹大作注解: “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犹大的私欲(贼心)之心给魔鬼开了大门,自取灭亡!

22-26节。这是圣餐的来源。饼代主的身体,葡萄汁代表主的血。这饼和杯是主与世人立的新约。这约是主用十字架上舍去身体和所流血与我们所立使多人罪得赦之约。

预言众门徒的跌倒,27-31节。耶稣不但预言众门徒的跌倒,还预言了彼得多次不认主。第31节彼得和众门徒表态即使与耶稣同死,也不会不认主。

客西马尼园的祷告。32-42节。耶稣带着三个最亲近的门徒, 彼得,雅各,约翰一起到园子里警醒祷告,为免入迷惑。耶稣三次做同样的祷告,门徒三次都睡着,三次被叫醒。门徒心里虽愿意警醒祷告,肉体却软弱。
主的祷词:“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 这是存心顺服以致于死的绝无紧有的榜样。

问题一,你信主致今做过如此顺服的祷告吗?

犹大带人抓捕耶稣,43-51节。这时门徒除彼得,还有一位少年人(也许是作者马可)在场,其他人都跑了。彼得在门徒中是最坚强的人,敢砍大祭师仆人的耳朵!

公会的审判,53-65节。
55-59节,祭师对耶稣显然是先定罪,后找证据。这对我们这代人也不陌生。耶稣对于这些莫须有的罪名,保持沉默。但是对于他的神儿子的身份十分肯定地承认。
那个晚上耶稣受尽了凌辱和折磨。

彼得不认耶稣,66-72节。彼得跟着进入大祭师院里。当他被认出是耶稣门徒时,就如主所预言多次不认主。当鸡叫后他想起主的话,痛悔而哭。 (可参照约18章)。

主允许我们软弱犯罪,只要悔改,必受主的接纳。

问题二,犹大卖主与彼得不认主有何区别?



马可福音,第15章。

本章讲述耶稣被定罪和被订十字架。
比拉多对耶稣的审判,1-15节。面对比拉多审问,耶稣对他身份认同的问题回答的非常明确(2节)。但是对于他无端的指控却保持沉默(3-5节),在这没有公义审判面前,辩解是多余的。比拉多的判决(9-15节)不是依据证据,而是根据祭师长一伙人的要求。明知祭司长是出于嫉妒欲置耶稣于死地,为取悦群众,还是按祭司长一伙的要求判订十字架。别处经文还提到比拉多用水洗手来表明流这义人的血与自己无关。
审判权柄在比拉多手中,他怎能洗去不公义判决之罪呢?
天父也利用不公不义人之手来为神的计划效力。然而,在未日,神审判人是按公义(见启示录),而不是按所做事情结果来审判人。正如主对卖主的犹大的审判, (可14:21) “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兵丁戏弄耶稣,16-20节。这是人罪性表现。这应验耶稣预言(可10:33-34)。

耶稣被订十字架,21-40节。这段经文,相信每年复活节都会说到。这里只提要点,其他大家讨论。23节中没药调洒,是种麻醉剂,可减少肉体痛苦,但耶稣拒绝。所以可14:34,主对门徒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指的应与肉体痛苦无关。但与本章34节相关。因为,这是耶稣负众人罪孽的时,是天父掩面不顾,与天父完全分离的时刻。
38节特意描写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从此人与天父之间有了通道。
42-47节,安葬耶稣。因为是预备日,时间不够,只能对耶稣尸体做简单处理。这与律法洁净条例有关。

问题一,主为我罪成赎罪祭,我为主做了什么?

第16章,耶稣的复活。
虽然门徒也多次看到耶稣使人肉体生命复活。但耶稣的复活就如他常启示给门徒,是具有超然,可升天的荣耀身体,是世上从未有过的事件。第11节说,当馬利亚看到主而告诉门徒时,门徒不信。之后当主显给二位门徒看后,其他门徒也不信。当所有十一个门徒都在再次显现,才完全相信。

主复活的显现和教导,是门徒信心和生命升华的转拆点。从此,胆小怕事,贪生怕死,没有信心的门徒,成为不怕权势,不怕死亡,放胆传道,死而不惧的忠心使徒。

主给使徒各种各样权柄,交咐使徒传福音大使命:
太28:19-20,“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总结为: 一信,二传,三服从(顺服尊从)。

问题二,主交咐的大使命,你要如何参与?

 

 


永此忆兮兰斯馨 爱绵存兮松之盛 安舍天国恋凡世 琦回神园业已竟 主感诚兮赞羔羊 佑稚子兮悦于怀 天人相知兮拯于溺 使我明命兮行密勿 ———— 纪念爱女安琦